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農業知識綜合一大綱
《土壤學》
第一章緒論
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產力等概念;
2、明確土壤在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土壤科學的發展簡史及主要學術觀點。
第二章土壤礦物質
1、掌握粘土礦物、原生礦物、同晶替代等概念;
2、明確土壤礦物質的元素組成和礦物組成;
3、掌握層狀硅酸鹽粘土礦物的結構、類型與性質;
4、了解土壤粘土礦物的分布規律。
第三章土壤有機質
1、掌握土壤有機質、土壤腐殖質、礦化過程、腐殖化過程、腐殖化系數、C/N、土壤有機質礦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
2、了解土壤有機質的來源、組成和類型;
3、理解土壤有機質的轉化:包括礦質化過程和腐殖質化過程,影響分解和轉化的因子,明確腐殖物質的組分及特點、;
4、明確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影響以及調控土壤有機質的途徑。
第四章土壤的物理性質
1、掌握土壤粒級、土壤質地、土壤機械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團粒結構、土壤結構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機械性等概念;
2、掌握土壤粒級的礦物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質地和肥力的關系以及不良土壤質地改良的基本措施;
3、掌握土壤孔隙類型,明確孔性的影響因素,了解其調節途徑;
4、明確土壤結構的類型,了解土壤結構形成的機制,比較不同結構體與肥力的關系;
5、了解土壤的物理機械性和耕性及其影響因素。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氣和熱量
1、掌握土水勢、土壤水吸力、毛管水、田間持水量、凋萎系數、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土壤呼吸、土壤熱容量、土壤導熱率等概念;
2、熟悉土壤水分的類型及對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圍及影響因素;
3、明確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測定方法;
4、了解土壤空氣的組成特點掌握其運動的方式;
5、了解土壤的熱性質以及它們在土壤中的變化和相互關系。
第六章土壤的化學性質
1、掌握土壤膠體、離子吸附、陽離子交換作用、CEC、鹽基飽和度、潛性酸度、活性酸度、總堿度、堿化度、土壤Eh、土壤緩沖性等概念;
2、了解土壤膠體表面類型及土壤膠體帶電的原因;
3、掌握陽離子交換過程的特點、影響因素,明確離子交換在土壤肥力上的意義;
4、了解交換性陽離子有效度的概念以及影響交換性陽離子有效度的因素;
5、明確土壤具有緩沖性能的原因;
6、明確土壤酸度的強度指標和數量指標,土壤堿性指標,土壤酸堿性的改良;
7、了解土壤酸堿性和氧化還原狀況對植物生長、養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質積累的影響。
第七章土壤養分循環
1、土壤氮素循環的基本概念,土壤氮素的獲得和轉化,土壤氮素轉化,土壤氮素調控,生物固氮;
2、土壤磷的形態、數量,固定及轉化;
3、土壤中鉀、鈣、鎂、硫、微量元素的形態、含量、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第八章土壤退化與土壤質量
1、掌握土壤質量、土壤退化的概念;
2、了解土壤退化的類型。
《植物學》
《植物學》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細胞與組織、植物體的形態結構與發育、植物分類與系統發育三部分。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基本概念、植物形態解剖特征,系統掌握植物分類與系統發育知識,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植物細胞與植物組織
1、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
2、植物體各種組織的結構特征和生理功能。
二、植物體的形態結構與發育
1、種子的結構與類型,種子萌發的條件,幼苗的形成過程與類型。
2、根系類型,根的初生生長與初生結構,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根瘤與菌根。
3、莖的形態特征,芽的概念與類型,莖的分枝類型,莖的初生結構與次生結構。
4、葉的形態、結構與功能,葉的發育及脫落。
5、營養器官的變態。
6、花的概念與組成,雌、雄蕊的發育與結構,開花、傳粉和受精。
7、種子的發育過程和果實的類型。
三、植物的分類與系統發育
1.植物分類的階層系統與命名,植物檢索表的編制。
2.低等植物分類、各門類主要特征及演化趨勢。
3.高等植物分類,各門類主要形態結構特征、生活史特點,及演化趨勢。
4.被子植物的形態學術語、分類系統,及常見重要科屬植物的分類特征。
《植物生理學》
一、考試大綱的性質
植物生理學(Plant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植物生命活動是在水分代謝、礦質營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謝基礎上,表現出種子萌發、生長、運動、開花、結果等生長發育過程。植物生理學的任務是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進行生命活動的規律和機理,認識植物生理、生化過程和本質,在此基礎上合理地利用光、氣、水、土資源,發展農(林)業生產,保護和改造自然環境。
為了幫助考生了解植物生理學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和復習范圍及報考的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二、考試內容
本課程重點是從不同層次上認識生命活動規律。微觀上要認識植物體內進行的物質代謝、能量轉換及信息傳遞過程;宏觀上要認識植物生長、發育規律及植物與環境的關系。難點在于植物體內所進行的各種物質代謝、能量轉換及信息傳遞規律,并以此來解釋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謝
考試內容: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蒸騰作用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
第二章:植物的礦質營養
考試內容: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第三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考試內容: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義 呼吸代謝的多樣性 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試內容: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義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的機理 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五章:植物生長物質
考試內容:
植物生長物質的概念及種類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六章:植物的生長生理
考試內容:
種子的萌發 植物生長的相關性 光形態建成
第七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考試內容:
幼年期與花熟狀態
第八章:植物的成熟成衰老生理
考試內容:
種子成熟過程中有機物質及其他生理變化 植物的休眠生理 植物的衰老生理
第九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考試內容:
逆境的種類與植物抗逆性 植物對逆境的生理適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