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6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公共政策學》考試大綱
參考書
|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陳慶云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
考試內容
|
第一章 導論
掌握公共政策的內涵與主要功能;熟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掌握德羅爾對公共政策學科發展的貢獻。
第二章 政府、市場與公共政策的關系分析
掌握如何對社會問題進行認定、認定過程中的價值標準;熟悉社會問題解決的一般途徑、社區、市場、政府、第三部門的特點、優缺點;理解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和志愿失靈;了解政府角色定位問題的基本邏輯框架。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統分析
掌握公共政策系統的含義及構成要素、公共政策工具及其分類;熟悉公共政策工具的選擇模型;理解公共政策主體的含義及構成、公共政策客體的含義及構成、公共政策環境的含義及構成。
第四章 公共政策問題的構建分析
掌握公共政策問題的內涵、特征與類型、公共政策問題構建的程序;熟悉公眾議程與政府議程及其區別;了解影響社會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因素;理解社會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觸發機制、社會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障礙。
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掌握公共決策體制的構成以及政策方案規劃的基本程序;熟悉全體一致規則和多數規則的特點和缺陷;理解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義及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了解公共決策的擇案規則。
第六章 公共政策內容的執行分析
掌握政策執行的行動理論、組織理論、博弈理論以及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徑和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徑;熟悉政策執行的模型;理解政策執行的過程和政策執行的方式。
第七章 公共政策效果的評價分析
掌握公共政策評價的含義與類型以及公共政策評價程序和評價標準;熟悉公共政策評價的基本方法及影響因素;理解導致公共政策終止的障礙和終止策略。
第八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論
掌握公共政策分析對建構模型的主要要求,事實(價值、規范與可行性)分析與利益分析的關系;理解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標;熟悉系統方法在政策分析中的地位。
第九章 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分析方法
掌握書后關鍵術語。
第十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與框架
掌握精英分析模型的主張及評價、集團分析模型的主張及評價;熟悉有限理性決策模型的主張;理解支持聯盟框架、間斷性均衡框架、政策創新與傳播框架的內容;了解制度分析模型、完全理性決策模型的缺陷。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一)
掌握書后關鍵術語。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二)
掌握書后關鍵術語。
|
試卷內容結構
|
參考書中各章節均為考試內容,學科基礎知識考察占40%,知識運用能力考察占60%。
|
試卷難易結構
|
難易適中
|
試卷題型結構
|
名詞解釋、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綜合(案例)分析題
|
試卷分值結構
|
名詞解釋(25分)、辨析題(15分)、簡答題(20分)、論述題(50分)、綜合(案例)分析題(40分)
|
評分標準和要求
|
1、客觀題要依據指定的參考教材做出準確回答;
2、主觀題型要依據指定的參考教材將要點答全,并做適當的延伸說明,論證具有邏輯性;
3、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
備 注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