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試科目代碼:804
考試科目名稱:金融綜合課
一、考試要求:
本考試科目考核的知識范圍包括三大部分,即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考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理論與實踐的前沿問題。
微觀經濟學具體涵蓋的主要范圍包括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消費者的選擇、生產函數、成本、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等。宏觀經濟學具體涵蓋的主要范圍包括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國民收入的決定、失業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長等。
本考試課程對考生的基本要求是,考生既要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了解經濟學領域里的新情況和新的理論成果,同時考生要具備運用學過的一般理論分析現實的經濟、金融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一)微觀經濟學。
1、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需求曲線;供給曲線;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
2、消費者的選擇。效用論概述;無差異曲線;效用最大化與消費者選擇;價格變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市場需求曲線。
3、生產函數。廠商;生產;短期生產函數;長期生產函數
4、成本。成本最小化;短期成本曲線;長期成本曲線
5、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和市場的類型;利潤最大化;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行業的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完全競爭市場的福利。
6、不完全競爭的市場。壟斷;壟斷競爭;寡頭;不同市場的比較。
7、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從廠商的需求曲線到市場的需求曲線;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8、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一般均衡;經濟效率;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狀態;社會福利函數;效率與公平
9、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不完全競爭;外部影響;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
(二)宏觀經濟學
1、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核算方法;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義GDP和實際GDP;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
2、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產出;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乘數論;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三部門經濟中各種乘數;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3、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投資的決定;IS曲線;利率的決定;LM曲線;IS-LM分析;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4、國民收入的決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總需求曲線;總供給的一般說明;兩種極端的總供給曲線;常規總供給曲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5、失業與通貨膨脹。失業的原因;失業的影響與奧肯定律;通貨膨脹的描述;通貨膨脹的原因;通貨膨脹的成本;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6、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以及經濟政策影響;財政政策及其效果;貨幣政策及其效果;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供給管理的政策
7、經濟增長。國民收入長期趨勢和波動;經濟增長的描述和事實;增長核算;構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長模型;應用新古典增長模型;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三、題型及比例:
1、題型:簡答題、計算題、論述題、綜合分析題等。
2、比例:微觀經濟學約占50%;宏觀經濟學約占50%。滿分共計150分。
四、參考書目
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