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課程編號:905 課程名稱:微生物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微生物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營養特點、生長規律、菌種選育、菌種保藏等基本知識;掌握常見常用菌種的生物學特征、應用和培養方法;掌握選擇和配制培養基的主要原則和方法;掌握滅菌的原理與方法;掌握尋找新菌種的途徑;掌握分離、選育和保藏微生物菌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考試的內容:
1、微生物形態結構:
(1)細菌、放線菌、霉菌、酵母菌的個體形態和菌落形態特點。
(2)原核、真核微生物細胞的結構特點。
(4)常見常用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
(5)病毒的形態及結構特點。
(6)噬菌體與發酵生產的關系。
2、微生物營養與培養基:
(1)微生物生長繁殖需要的營養物質種類,各類營養物質的主要功能。
(2)培養基配制的基本原則與操作步驟。
(3)培養基的分類、各類培養基的特點及應用范圍。
3、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1)微生物的主要產能方式。
(2)微生物的代謝調節與發酵生產。
4、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1)測定微生物生長的主要方法,各種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驟。
(2)微生物的生長規律,以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長規律指導生產實踐。
(3)各種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4)有害微生物控制的主要方法,各種方法的原理及操作過程。
5、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
(1)誘變育種的基本原理、實驗步驟,主要突變體的篩選方法。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基因工程與微生物的關系。
(6)菌種衰退的原因,菌種保藏的主要方法及各種方法保藏菌種的基本原理。
6、微生物生態
了解微生物分布與環境條件之間的關系,掌握尋找新菌種的基本途徑和方法,了解微生物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三、試卷題型及大致比例:
1.名詞解釋等30分
2.簡答題60分
3.技能題60分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采用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三小時(滿分150分)。
五、參考書目:
1.微生物學,周德慶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10年第18次印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