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考試性質
海南大學 2015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二、考試時間
180 分鐘。
三、考試方式與分值
閉卷、筆試。滿分 150 分。
四、考試內容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1919 年 5 月-1923 年 6 月)
第一節 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
第二節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第四節 黨在創立初期的活動
第二章 國共合作的大革命(1923 年 6 月-1927 年 7 月)
第一節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第二節 大革命的興起
第三節 北伐戰爭和大革命的高潮
第四節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敗
第三章 探索中國革命道路曲折前進的十年(1927 年 7 月-1937 年 7 月)
第一節 為建立工農革命政權的斗爭
第二節 城鄉革命斗爭的勝利發展
第三節 “左”傾錯誤的一再出現及其危害
第四節 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勝利
第五節 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斗爭
第四章 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1937 年 7 月-1945 年 8 月)
第一節 開創抗日戰爭的新局面
第二節 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第三節 敵后抗戰的嚴重困難和戰勝困難的措施
第四節 黨的七大和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五章 爭取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1945 年 8 月-1949 年 10 月)
第一節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第二節 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和開辟第二條戰線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歷史轉折
第四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第五節 籌建新中國的藍圖與新中國的誕生
第六章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49 年 10 月-1956 年 8 月)
第一節 新中國的建立和全國大陸的統
第二節 鞏固新政權的斗爭
第三節 國民經濟的恢復
第四節 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第五節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第七章 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 年 9 月-1966 年 4 月)
第一節 黨的八大和探索的良好開端
第二節 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第三節 “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四節 初步糾“左”及其中斷
第五節 對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
第六節 政治上“左”傾錯誤的發展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內亂及其抵制(1966 年 5 月-1976 年 10 月)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第二節 從“全面奪權”到“天下大亂
第三節 九大后的“斗、批、改”與全國局勢相對穩定
第四節 林彪集團的覆滅與糾“左”工作的努力
第五節 重申“四化”宏偉目標與全面整頓
第六節 粉碎江青集團與“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
第九章 歷史的偉大轉折――開辟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期(1976 年 10 月-1982年 9 月)
第一節 在徘徊中前進的兩年
第二節 歷史的偉大轉折與全面撥亂反正
第三節 經濟調整與改革開放起步
第十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中國發展新道路(1982 年 9 月-1991年 12 月)
第一節 全面改革綱領的制定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與黨的基本路線
第三節 治理整頓保持穩定
第十一章 加快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豐富發展(1992 年 1 月-2002 年 10 月)
第一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第二節 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中宏觀調控的成功實施
第三節 思想理論與時俱進和世紀之交的機遇挑戰
第十二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2002 年11 月-2010 年 12 月)
第一節 新世紀新階段的戰略部署
第二節 探索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
第三節 高舉偉大旗幟,引領中國未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