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專業介紹
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四為”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型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1)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實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學術道德,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團結合作的精神、創新創業的意識。
(2)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寬的知識面;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運用外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具有中外互譯、撰寫外文論文摘要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能力;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學科簡介:
本專業在1983年建校時由清華大學援建,清華大學童詩白教授擔任系主任,一大批來自清華大學的優秀教師為本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培養了以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為代表的優秀人才。2009年單獨建院,陳國良院士擔任首任院長,2016年獲批建設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201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權,2019年獲批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的優勢與特色如下:
(1)師資隊伍:現有加拿大三院院士1名、國家千人1名、國家萬人1名、海外杰青1名、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名、IEEE Fellow 2名、國家優青1名、國家青千2名、青年長江1名、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2名、省教學名師1名、珠江創新團隊1個、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3個、省教學團隊4個。
(2)學科平臺:入選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和博士后流動站,建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2個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
(3)科學研究:近5年,獲得了12項省部級科研獎勵(一等獎5項);獲批了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0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類項目7項),到賬科研經費2.76億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了260篇CCF A類或中科院1區論文,有44篇ESI高被引論文;和華為合作研發了芯片測試工具、產品質量可靠性預警系統、一體化大數據分析平臺等。
(4)人才培養:近5年,獲得了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3項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批了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和華為公司開展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和騰訊公司建立了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在校生發表了109篇CCF A類或中科院1區論文(一作38篇),獲得了6項研究生學科競賽全國二等獎,有50名碩士生升學讀博。
本專業立足深圳,服務雙區,始終根據產業結構和社會需求來設置培養方案,堅持為本地區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推免生占比達到65%以上,雙一流及本校生源占比達到52%以上。
本專業承辦了第19屆全國高校計算機院長/系主任論壇、第17屆全國軟件與應用學術會議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軟科、US News、QS、THE最新國內排名分別為第18位、第17位、第31位、第12位;CSRankings2016~2020排名國內第15位;ESI排名全球前0.18%,國內第22位。
學科方向:
(1)計算機系統結構:該方向帶頭人為中科院院士陳國良教授、加拿大三院院士梁中明教授、國家青年千人伍楷舜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李堅強教授,主要研究普及型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結構、并行計算與算法、并行操作系統、虛擬機與中間件技術、高性能嵌入式系統與應用、計算機網絡、物聯網、網絡通信、移動計算、普適計算、分布式系統、密碼學、網絡安全等。
(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該方向帶頭人為鵬城學者特聘教授明仲教授、國家青年千人秦建斌教授、青年長江學者賈森教授,主要研究云計算系統資源的分配、虛擬機的優化和任務調度、程序驗證和模型檢測等。
(3)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該方向的帶頭人為IEEE Fellow王熙照教授、廣東省領軍人才黃哲學教授,主要研究大數據計算系統數據模型、系統架構、計算框架、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和大數據應用等。
(4)圖形與圖像處理:該方向的帶頭人為國家千人江健民教授、國家萬人黃惠教授,主要研究圖像視頻內容分析、虛擬現實、壓縮編碼、計算機游戲動畫和基于文字的社交媒體、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視覺、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和深度學習及其圖形圖像處理應用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