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又到招聘季,大多數學子紛紛投入求職大潮中。但近日一些在讀碩士研究生反映,學校要求畢業前在期刊發表論文,成了此時比找工作更讓自己牽掛的大事。記者調研發現,要求碩士畢業前在專業學術期刊乃至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并非個例。
將發表論文作為畢業前提條件,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個別高校,還對數量進行了加碼要求——必須發表兩到三篇,否則不授予學位或不準予畢業。對于這樣的現實,許多準畢業生非常苦惱,抱怨和牢騷也是頗多。
應該說,在研究生高學歷人才比較稀缺的年代里,這樣的規定無可厚非,但是,當下我國每年畢業大約超過60萬碩士研究生,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有許多并非是要考博士的,也并非是要做學術研究的,而是為了延緩就業時的壓力。
對沒有學術理想的研究生要求發表高大上的學術論文,無異于緣木求魚。研究生相應的能力與素質,是不是一定要通過發表論文的形式來實現,也需要進一步探討。前段時間,《中國青年報》進行的調查顯示,65.3%的人認為碩士生的素質和學術水平并非只能靠論文來體現。53.1%的受訪者指出,既然這一制度造成了諸多弊端,還不如取消碩士生必須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
將發表論文與畢業掛鉤,對我國論文數量的持續走高有很大關系。科技部創新發展司數據顯示,我國SCI論文每年發表接近30萬篇,連續多年排世界第2位,但篇均被引用次數較世界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這說明,如此龐大的論文數量中,多數可能是付費發表的垃圾論文,既無助于學術質量的提升與技術創新、思想創新,還有可能助推抄襲之風及論文腐敗。
學術論文是否需要發表,各所高校不妨靈活掌握。筆者有以下建議:一是,致力于搞學術、考博士的研究生可以發表論文,而即將就業的、從事與科研沒有多少關系的研究生則可以不用那么嚴苛,至于專業碩士,則應該傾向于成果的展示,而不應該是偏重理論的學術論文;二是,論文可以發表,也可以只過導師的關,兩種形式任選;三是,出版行業應該著力打擊付費論文發表,整頓論文產業,確保所有論文都是原創,并用質量說話。
論文是學術的表達方式與載體,論文必須要保持高精尖,并拒絕一鍋亂燉。因此,讓學術的歸學術,讓實戰的歸實戰,規避掉垃圾論文、劣質論文,變強制發表論文為靈活掌握,可能會凈化學術圈子并提高論文的質量,也會有助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