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人文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4720)
符合學校規定的單科成績及總分要求者,以總分排名,從高至低確定差額復試人選,差額比例為1:1.2。
(一)復試內容
1、專業素質和能力
(1)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
(2)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情況,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
(3)外語聽說能力;
(4)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綜合素質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
(2)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者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3)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
(4)人文素養;
(5)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二)復試方式
1、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成績各占50%。
2、筆試內容主要涉及專業基礎知識,試卷滿分為100分,參考書目見招生簡章。
3、面試內容涉及專業外語(含聽力)、專業素質和能力、綜合素質和能力。滿分為100分。外語占20%,專業素質和能力占50%,綜合素質占30%。
4、復試成績計算方法:復試成績=面試成績×50%+筆試成績×50%。
如某考生筆試成績為90,面試成績為75,則該考生的復試成績為:90×50%+75×50%=82.5。
5、跨學科調劑復試生須加試2門專業課,形式為筆試。考試內容見我校初試自命題考試科目大綱。
(三)復試成績的使用
1、復試成績的權重:復試成績占總成績40%。
2、復試成績和初試成績權重相加,得出入學總成績。計算方式:將初試成績折算為百分制分值后乘以60%,然后加上復試成績乘以40%,得出入學總成績。例如:某考生初試成績為380分,復試成績為82.5,則入學總成績為:380÷5×60%+82.5×40%=78.6。
(四)學業獎學金評定
各專業按照初試加復試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確定學業獎學金獎項,推薦免試生入學當年原則上獲得二等學業獎學金,調劑錄取的考生原則上入學當年獲得四等學業獎學金。
二、經濟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4718)
經濟學院將根據“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考生的初試成績和筆試和面試成績擇優錄取。初試成績、筆試和面試成績比重分別為:50%、30%和20%。2011年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的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
具體復試方案和操作程序如下:
1、確定復試名單
學校分數線公布后,學院確定經濟學院復試分數線,并根據1:1.2比例確定復試名單。
2、碩博連讀項目考生填報志愿
初試報考經濟學大類考生收到復試通知后,填報第一、第二志愿,并決定在第一、第二志愿不能被錄取的情況下,是否服從調劑。
考生可從下列A、B、C、D四個系列專業中選報志愿:
A、政治經濟學
B、經濟思想史
C、經濟史
D、經濟理論與應用(大口徑,包括四個專業)
D1、西方經濟學
D2、數量經濟學
D3、勞動經濟學
D4、人口、資源與環境學
在D系列中考生最多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專業作為自己的志愿。比如:如果考生選了D2為第一志愿,那么不能再選D1、D3、或D4作為第二志愿。
志愿填報表和截止時間于分數線劃定后另行通知。
3、復試安排
(1)筆試
碩博連讀項目:
020101政治經濟學:專業知識、外語及綜合能力。附參考書目:《現代政治經濟學》程恩富,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020102經濟思想史:專業知識、外語及綜合能力。附參考書目:《中國經濟思想史簡編》胡寄窗,中國社科出版社(1987年)。
020103經濟史:專業知識、外語及綜合能力。附參考書目:《民族資本主義與舊中國政府,1840-1937》杜恂誠,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020104西方經濟學、020106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020207勞動經濟學、020209數量經濟學:英語:閱讀能力考試,不指定參考書目。
非碩博連讀項目:
020209數量經濟學:英語:閱讀能力考試,不指定參考書目;數學:包括:《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部分,不指定參考書目。
同等學歷考生加試《英語》、《數學》。
(2)面試
面試:所有考生均參加兩組面試,英語組面試和專業組面試。
其中入學專業課程考試選擇《實變函數與數理統計》科目的考生,作為一組進行面試。
面試分組情況及面試地點將在筆試結束后通知考生。
4、錄取原則
經濟學院在錄取過程中將堅持以下原則:
(1)面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以錄取;
(2)每個專業錄取時根據綜合成績排名錄取;
(3)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只有當一個專業的第一志愿不能招滿時才考慮第二志愿考生。考生須根據自身情況謹慎填報志愿。
(4)入學專業課程考試選擇《實變函數與數理統計》科目的考生,經濟學院對其單獨劃定招收人數,考生的總分和單項分達到經濟學院錄取標準。
(5)調劑原則,當一個專業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不能招滿時,擇優調劑那些未被院內其他專業錄取的考生。
5、各專業招生名額分配
扣去推免名額外,全院今年通過復試招收47名,各專業名額分配如下:
6、獎學金安排
獎學金的安排原則是:第一,獎學金的安排向碩博連讀學生傾斜;第二,根據初試和復試成績的綜合排名確定獎學金的等級。具體的安排是:
(1)碩博連讀學生將給予一等獎學金。中途退出碩博連讀的學生,在下一學年中,依據其綜合成績排名,將只能獲得三等或者四等獎學金。中途退出是指未通過資格考試或通過資格考試申請退出者。
(2)碩士項目學生根據初試和復試成績的綜合排名確定獎學金的等級。
三、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系電話:021-65903600)
(一)復試形式及程序
采取差額復試,符合學校規定的單科成績及總分要求者,以總分排名,從高至低確定差額復試人選,差額比例為1:1.2。以面試為主,面試總分值100分,總分=面試成績×40%+(初試成績/5)×60%
(二)復試內容
1、政治考試(面試):主要考察考生對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的掌握與理解情況,以及當前的熱點政治經濟問題。
2、外語(面試)。
3、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臨場反應能力和基本素質等。
4、考察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理論功底,以及科研創新能力。
(三)錄取
綜合初試與復試成績,擇優錄取。
(四)獎學金分配比例
根據錄取學生的初試加復試成績排名從高到低確定學業獎學金獎等級,調劑錄取的考生原則上入學當年將獲得四等學業獎學金。
四、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4799;MPA教育中心:65447140/65447145)
(一)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1、復試人選
符合學校規定的單科成績及總分要求者,以總分排名,從高至低確定差額復試人選,差額比例為1:1.2。具體復試內容為:
2、復試形式及內容
(1)筆試:內容參考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復試參考書目,形式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
(2)英語口試:以考查英語應用能力為主,滿分為50分。
(3)專業面試:內容包括專業素質及能力考察、綜合素質及能力考察和學術研究潛力考察,滿分為100分。
(4)科研加分:
論文加分:本科階段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加分上限為10分;
課題加分:本科階段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研究的,加分上限為20分;
獲獎加分:本科階段的科研成果(論文及科研課題)獲得獎勵的,加分上限為20分;
上述各項加分由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考生科研成果的級別及數量打分,科研加分為上述三項加總,滿分為50分。
3、錄取
初試成績滿分500分,復試成績按照上述各項目加總,滿分300分。按綜合成績即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累加成績排名由高到低確定錄取名單。綜合成績滿分800分。
4、學業獎學金評定
按綜合成績即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累加成績排名由高到低確定錄取名單及學業獎學金等級。如遇同分,原則上按照初試成績高低排序。推薦免試生入學當年原則上獲得二等學業獎學金。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稅務碩士、資產評估碩士)
1、復試人選
按照初試成績從高至低確定復試人選,采取差額復試形式,差額比例為1:1.2。
2、復試形式及內容
(1)英語口試,100分;
(2)綜合能力面試,150分。
3、錄取
初試成績滿分500分,復試成績按照上述各項目加總,滿分250分。按綜合成績即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累加成績排名由高到低確定錄取名單。綜合成績滿分750分。
(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公共管理碩士)
1、復試人選
按照初試成績從高至低確定復試人選,采取差額復試形式,差額比例為1:1.2。
2、復試形式及內容
復試成績滿分為300分,其中公共管理基礎知識與政治100分,英語聽力筆試50分,綜合能力考查面試150分。
(1)公共管理基礎知識與政治考試:公共管理基礎主要考察考生對公共管理基礎知識的了解(與2010聯考公共管理基礎知識范圍大致相同,),政治考試主要是考察考生對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當前政治經濟熱點問題等的掌握與理解情況(本期政治考試主要與今年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滿分100分;
(2)英語聽力采取筆試形式,聽錄音,滿分50分;
(3)綜合能力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臨場反應能力、實踐管理能力和基本素質等,總分150分;
(4)綜合能力面試時同時考察考生工齡、職稱、職務、工作業績。
3、錄取
按綜合成績即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累加成績排名由高到低確定錄取名單,綜合成績滿分為600分。
五、財經研究所(聯系電話:021-65903581)
(一)復試形式:采取筆試和面試結合的形式,差額比例為1:1.2。其中筆試成績滿分100分,面試成績滿分為150分。復試總分共計250分。
(二)復試內容:筆試內容為英語聽力和專業知識,調劑生源加試一門專業課;面試主要考查政治思想、專業知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及綜合素質。
(三)復試參考書目:以招生簡章上所列書目為主。
(四)錄取:擬錄取名單及錄取類別根據初試和復試成績(共750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
(五)學業獎學金評定標準:各專業分別根據總成績排名按學校規定的比例確定獎學金等級。推薦免試生入學當年原則上獲得二等學業獎學金,調劑錄取的考生原則上入學當年獲得四等學業獎學金。
六、金融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8377)
達到學校劃定的總分及單科成績線者,以總分成績排名,各專業從高到低確定差額復試名單,差額比例為1:1.2。
(一)復試形式和內容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1、金融學專業(含普通碩士與碩博連讀生)、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專業
(1)復試形式:以面試為主。
(2)復試內容:①考察考生英語聽說能力;②考察考生對所報考專業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兼顧對考生知識面與綜合素質的考察。此外,針對碩博連讀學生,還會重點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研究潛力與研究意愿。面試100分,其中英語聽說能力面試占30%,專業與綜合素質面試占70%。
2、保險學專業
(1)復試形式:筆試、面試,復試內容見招生參考書目;
(2)復試內容:
①保險學方向:外語聽說能力面試(20%),專業筆試(60%,保險學、保險數學、風險管理),綜合素質面試(20%);
②精算會計方向:外語聽說能力面試(20%),專業筆試(60%,其中:保險精算含壽險精算和非壽險精算、保險學原理),綜合素質面試(20%)。
3、信用管理專業
(1)復試形式:筆試、面試,復試內容見招生參考書目;
(2)復試內容:外語聽說能力面試(20%)、專業筆試(60%,信用管理概論、企業信用管理、資信評級、信用風險管理)、綜合素質面試(20%)。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金融碩士、保險碩士
(1)復試形式:以面試為主。
(2)復試內容:①考察考生英語聽說能力;②考察考生對所報考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的同時,重點考察學生的知識面、應變能力及綜合素質。面試100分,其中英語聽說能力面試占30%,專業與綜合素質面試占70%。
(二)總成績計算
初試成績滿分為500分,復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兩者分別占總成績的60%與40%,亦即總成績=初試成績×0.2×0.6+復試成績×0.4。擬錄取名單根據總成績綜合排名確定。
(三)學業獎學金評定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分別根據總成績排名按學校規定的比例確定學業獎學金等級。推薦免試生入學當年原則上獲得二等學業獎學金,金融碩士和保險碩士不參加學業獎學金評定。
七、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4214)
達到學校劃定的總分及單科成績線者,以總分成績排名,各專業從高到低確定差額復試名單,差額比例為1:1.2。
一、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1、復試形式
復試包括專業筆試與面試,總分值為220分。其中筆試成績為120分,面試成績為100分。
2、復試內容
筆試:主要參考書目按招生簡章;
面試:涉及專業知識、英語聽說能力及綜合能力。
3、總成績(滿分720分)=初試成績+復試成績。
根據總成績綜合排名確定擬錄取名單和學業獎學金的等級。其中,復試成績中筆試和面試成績單項均應達到60分,復試總成績應達到合格,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學業獎學金評定方案
各專業分別根據總成績排名按學校規定的比例確定獎學金等級,推薦免試生在入學當年原則上獲得二等學業獎學金。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1、復試形式和內容
復試形式為面試(100分),包括專業知識、英語聽說能力及綜合能力。
2、總成績=初試成績÷5×70%+復試成績×30%
復試結束后,根據總成績綜合排名確定擬錄取名單。其中,復試成績應達到60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八、統計與管理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1229)
學校分數線公布后,學院確定統計與管理學院復試分數線,并根據1:1.3比例確定復試名單。
(一)復試方式:筆試(60分)、面試(40分)。
(二)學術型研究生復試筆試內容:線性回歸、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不指定參考書目,復試不考核經濟學。應用統計碩士復試筆試參考書目:《理工科概率統計》(第一章到第六章,第八章到第十章)沃波爾等著,周勇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
(三)面試包括:專業能力(20分);外語聽說能力(10分);綜合素質(10分)。
(四)成績折算:總成績=初試成績÷5×0.6+復試成績×0.4
(五)錄取原則:擬錄取名單及錄取類別根據總成績(共100分)綜合排名確定。
(六)學業獎學金評定:學術型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等級根據其入學時的研究生考試成績和復試成績進行綜合排名,按照學校規定的獎學金等級比例確定獎學金等級。原則上推免生在入學當年為二等獎學金。應用統計碩士不參加學業獎學金的評定。
九、法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3408)
學校分數線公布后,學院確定法學院復試分數線,并根據1:1.2比例確定復試名單。
(一)法學專業
1、復試形式及分值比重
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復試成績滿分為200分。其中專業筆試100分,外語聽力筆試40,專業面試50分,外語口語10分。
2、復試內容
(1)專業筆試(100分):考查考生對相關法學熱點問題的了解與理解情況。
經濟法專業:經濟法熱點與前沿問題;
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憲法學;
國際法專業:國際法學和國際私法學;
民商法專業:民法學熱點與前沿問題;
法理學專業:法理學熱點與前沿問題。
(2)英語聽力水平測試(筆試,40分):相當于國家六級水平考試英語聽力。
(3)面試(60分):
a.時事政治:主要考查考生對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問題的掌握與理解情況。(10分);
b.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包括考查考生的理論基礎、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臨場反應能力、法律實務能力等基本素質。(40分);
c.外語口語: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語會話能力(10分)。
3、成績折算:總成績=初試成績÷5×0.7+復試成績÷2×0.3
4、錄取及學業獎學金評定:
各專業按總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確定擬錄取名單和學業獎學金獎項,調劑錄取的考生原則上入學當年將獲得四等學業獎學金。
(二)法律碩士(含非法學與法學)
1、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政治、專業與能力考查主要采取面試形式,英語聽力水平測試采取筆試形式。
2、復試成績滿分為150分。其中外語聽力筆試40分(相當于國家六級水平考試英語聽力),外語口語10分,專業面試40分,能力考查30分,政治素質30分。
3、成績折算:總成績=初試成績÷5×0.7+復試成績÷1.5×0.3
按總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確定擬錄取名單。
十、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聯系電話:021-65315752)
(一)差額復試比例
凡符合學校規定的單科成績及總分要求者,以總分排名,從高至低確定差額復試人選,差額比例為1:1.2。
(二)復試內容
1、復試總分為250分,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
2、筆試成績占復試總成績的40%,面試成績占復試總成績的60%。
3、筆試總分為100分,主要考察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知識及能力,考試內容參考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復試參考書目,形式為閉卷,時間為兩小時。
4、面試總分為150分,分兩個部分:(1)英語面試,總分為50分,主要考察英語理解與表達能力。(2)專業面試,總分為100分,主要考察專業素質、綜合素質和學術研究潛力等。
(三)綜合成績的計算
初試成績占綜合成績的60%,復試成績占綜合成績的40%。
綜合成績=初試成績÷5×0.6+復試成績÷2.5×0.4
(四)錄取及學業獎學金評定
1、按綜合成績排名確定考生錄取名單。
2、按綜合成績和研究能力成績累加排名確定獎學金等級。
3、研究能力成績評定標準:
(1)論文成績:本科階段公開發表的核心期刊學術論文,每篇計10分。(核心期刊以上海財經大學科研處認定的核心期刊為準)
(2)課題成績:本科階段參與課題研究的,每主持一項國家級課題計20分,每主持一項省部級課題計15分;每參與一項國家級課題計10分,每參與一項省部級課題計5分。
(3)獲獎成績:本科階段科研成果(核心期刊論文及課題研究)獲國家級獎勵的每項計20分,其他級別的獎勵每項計10分。
十一、外語系(聯系電話:021-65903692)
(一)復試采取面試的形式,實施差額復試。主要考核考生對所報考的研究方向(即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外國語言學)的熟悉程度、個人見解以及學生的語音語調、口語表達、跨文化溝通能力等,滿分為100分。
(二)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為50%,即總成績=初試成績÷5×0.5+復試成績×0.5。擬錄取名單根據總成績綜合排名確定。
(三)入學當年學業獎學金評定方案:考慮到各專業方向之間的考試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初試成績缺乏可比性,因此在獎學金評定標準上,采取新的計算公式,最終總成績=政治×20%+業務課(1)×30%+業務課(2)×20%+面試×30%(二外不計入),然后按照該計算結果從高至低排列,排名前55%的學生獲得二等獎學金,排名為55%至85%之間的獲得三等獎學金,其余學生獲得四等獎學金。
十二、應用數學系(聯系電話:021-65904519)
根據考生的初試成績、復試成績(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按照下面分數分配比例計算總成績擇優錄取:總成績=初試成績÷5×0.7+復試成績÷2×0.3。具體復試方案和操作程序如下:
(一)確定復試名單
根據學校基本分數線確定應用數學系復試分數線,實施差額復試。
(二)考生填報志愿
考生收到復試通知后,填報第一、第二志愿,并決定在第一、第二志愿不能被錄取的情況下,是否服從調劑。考生可從下列A、B、C三個專業中選報志愿:A、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應用數學C、運籌學與控制論
(三)筆試
所有參加復試考生考同一張考卷,考試內容為《概率論》和《常微分方程》,各占50%。
(四)面試
應用數學系將分專業(或組)組織面試。
(五)錄取
應用數學系在錄取過程中將堅持以下原則:
1、面試成績不合格者一律不以錄取;
2、每個專業錄取時根據綜合成績排名錄取;
3、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只有當一個專業的第一志愿不能招滿時才考慮第二志愿考生,考生須根據自身情況謹慎填報志愿。
4、調劑原則,當一個專業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不能招滿時,擇優調劑那些未被系內其他專業錄取的考生。
(六)學業獎學金評定
推薦免試生原則上在入學當年享受二等學業獎學金,調劑生在入學當年享受四等學業獎學金。
十三、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3873)
(一)復試內容
專業知識、外語(含聽力和口語)及綜合素質能力
(二)復試形式
筆試和面試
1、筆試
主要為專業課測試,復試參考書目見2011年招生簡章。
2、面試
主要為外語(含聽力和口語)及綜合素質能力。
綜合素質能力包括: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
(2)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3)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
(4)人文素養;
(5)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三)復試分值
1、復試分值總計200分,其中筆試總分100分,面試總分100分(其中外語50分,綜合素質占50分)。即筆試、外語、綜合素質分別占復試總分值的50%、25%和25%。
2、初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復試成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相加,得出考生考試總成績。
總成績=初試成績÷5×60%+復試成績÷2×40%
(四)錄取原則及獎學金評定標準
擬錄取名單及獎學金等級根據所有復試學生總成績綜合排名確定。
十四、會計學院(聯系電話:021-65904733)
凡符合學校規定的單科成績及總分要求者,以總分排名,從高至低確定差額復試人選,差額比例為1:1.2。
(一)復試安排
1、筆試(120分):
專業課70分,考試時間2小時;專業英語50分,考試時間1小時;
會計學和全日制會計碩士專業課涉及財務會計(40分)和管理會計(30分);
財務管理專業課為財務管理(70分)。
2、面試(100分):包括思想政治素質(10分)、英語表達(30分)、綜合能力(60分)。
全日制會計碩士復試加分政策:有相關工作經驗者,每1年工齡加1分。
3、參考書目:
(1)專業英語:
筆試參考書目:《會計英語》葉建芳、孫紅星,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Accounting》Horngren,Harrison,Oliver,Pearson(8thedition,2009.6);
《FinancialManagement:theoryandpractice》,PrenticeHall(11thedition,2005.10)。
(2)120201會計學:
筆試專業課考試的參考書目:《中級財務會計》(第二版)錢逢勝等,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管理會計》潘飛,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
(3)120222財務管理:
筆試專業課考試的參考書目:《財務管理學》張鳴等,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公司財務》陳文浩等,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
(4)125300會計碩士
筆試專業課考試的參考書目:《中級財務會計》(第二版)錢逢勝等,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管理會計》潘飛,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
(二)錄取與學業獎學金等級的確定
1、擬錄取名單根據初試和復試成績的總成績綜合排名而定
2、學業獎學金等級確定:
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按照錄取人數的55%、30%、15%確定二、三、四等獎的人數,按照初試和復試總成績排名確定獎學金等級。全日制會計碩士不參加學業獎學金評定。
十五、MBA學院(聯系電話:021-65362973、65314146)
(一)復試形式及成績
復試分筆試和面試。復試總分300分,其中筆試成績滿分100分(英語聽力成績滿分50分,政治筆試成績滿分50分)、面試成績滿分200分。
(二)復試內容
1、筆試
英語聽力:閉卷筆試(15分鐘)。
政治:開卷筆試(45分鐘)。
政治考試參考內容: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2)國際國內重大政治經濟事件(2010.6.1——2011.2.28)。
2、面試
自述:自報姓名、講述自己的學歷背景、工作背景和人生感悟。(不必介紹自己的聯考成績,時間限定1分鐘)。
對面試材料進行描述和概括,對主題的理解和闡述。
(三)錄取
擬錄取名單根據初試和復試成績綜合排名確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