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專業連續三年被亮就業“黃牌”之憂
查看(393) 回復(0) |
|
![]()
|
發表于
樓主
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本科高校開設這一專業,甚至包括一些農、林、醫學院校;但另一方面,隨著動畫產業急速發展,高素質人才又供不應求。一些無法與產業對接的學院新一輪的專業調整在所難免。
動畫專業連續三年被亮就業“黃牌” “從小就夢想做手冢治蟲這樣的動畫大師,結果畢業的時候發現連從事動畫工作都不太可能了。”長春市某綜合性本科大學動畫專業學生王濤去年在找工作時發現,竟然沒有一家動畫公司到學校招聘,他只能跑到其他動畫院校去“蹭招聘會”。畢業之后,沒有固定工作的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北漂一族。 這所大學動畫專業系主任表示,王濤的專業每年有30名畢業生,從事動畫行業的不超過六成。“沒有正規的用人合同、也沒有正當的勞動保障,只能給動畫制作室當臨時工,打黑工,這部分學生選擇漂在北上廣,他們的這種‘就業’無法進入教育部的統計中,這樣的情況還很多。” 國內資深動畫制作人郝博表示,雖然動畫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然而能夠進入這一行業的人只是金字塔尖,在日本,有千千萬萬的動畫人才出現一個宮崎駿,所以這一行業的競爭實際非常激烈。 日前,教育部對全國15個難就業專業亮出“黃牌”。動畫專業名列其中。據教育部學生信息網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動畫專業畢業生規模1.4-1.6萬人,全國共有本科專業506種,在全國1166所本科高校中,有348所本科高校開設動畫專業,即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本科高校開設這一專業。在所有學科中,動畫專業已經連續三年被亮“黃牌”。 農林醫學院校也設動畫專業 吉林動畫學院是國內較早成立的動畫本科院校,2000年成立之初,200名畢業生可以用“供不應求”來形容,畢業后也都進入國內動畫的領軍企業中。 然而2004年成了動畫行業的轉折點,在這一年,政府出臺政策推進動畫產業發展,中國的動畫產業呈井噴式增長。 國內一批動畫頻道和少兒欄目開播,當年廣電總局宣布收到全國60余家動畫制作單位報送的申請立項劇目共191部、1.6萬集,動畫長度加起來共有20萬分鐘。 面對這樣的市場前景,很多院校紛紛開設動畫專業。據吉林動畫學院動畫分院副院長趙濱回憶,“其后幾年中,就連很多農業、林業、醫學院校都成立了動畫專業。” 據業內人士分析,眾多非藝術院校成立動畫專業,一是出于自身招生困難考慮,動畫專業屬于藝術類,錄取分數較低,報考學生的認可度高,因此開設這一專業可以完成很多招生指標。二是動畫專業的收費較高,每年接近兩萬元的學費達到了物價部門規定的最高限度。通過大量招生,每年可以收取不菲的學費。趙濱表示,對于這些學校來說,一是缺少專業的師資隊伍,二是沒有相應的硬件投入。 上手快、基礎好的學生永遠稀缺 好景不長,經過幾年高速增長,動畫市場趨于飽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動畫公司逐漸被淘汰掉。就業市場也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面臨就業壓力。吉林動畫學院就業辦主任王曉巖介紹,對于全國八大美院及專業動畫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并不是難題;從目前動畫產業的市場來看,動畫專業的人才也遠遠沒有飽和。“每年我們動畫分院的畢業生達到上千人,其中20%的學生能夠進入到領軍企業,其他也能進入到動畫工作室,從事相關工作。但對于一些非專業院校來說這一壓力就非常明顯。”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與美國日本等動漫大國相比,我國動畫產值占GDP比重還很小,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近些年原創動畫的興起,還將需要更多的動漫人才。 網易公司視頻部總監史天赫表示,“動畫行業人才永遠不會飽和,但堪稱人才的卻很少,上手快,基礎好的學生永遠稀缺。” “近些年,為適應市場需求,我們進行了教學調整,不光只培養會做動畫的學生,還向更廣泛、更細分的領域拓展,例如農業動畫、建筑動畫、醫學動畫等。讓動畫與更多的領域交叉,擴大學生的就業面。”吉林動畫學院動畫分院院長武立杰說。 |
回復話題 |
||
|
|